中北大学
本科培养方案
(2017 版)
专 业 名 称 通信工程卓越培养计划
专 业 代 码 080703
学 院 名 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培养方案执笔人签字 姚爱琴
学科(术)带头人签字
教 学 院 长 签 字
院 长 签 字
2017年 3 月
通信工程卓越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的相关技术以及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能够适应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发展,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融会贯通工程数理基本知识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各种资源,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5.能够跟踪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了解信息与通信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能有效的运用现代工具从事本领域相关产品的仿真、设计、开发和生产;
6.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有效沟通、交流,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快速融入团队,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较强的工程意识、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
7.能够适应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拥有自主的、终生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习惯和能力。
培养要求: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本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系统理论和通信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具备较强运用数理知识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解决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调测等工程问题的能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物理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的设计、开发、调测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通信信息行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综合考虑社会、环境、道德、文化等因素,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4.研究:跟踪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展研究,具有较强的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并能够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合理选择恰当的设计仿真软件与系统,进行预测、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通信工程实践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根据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适应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要求,评价通信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了解国家有关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变化,能够在通信工程行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相应责任。
9.个人和团队: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负责人以及项目管理的角色。
10.沟通: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表达、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2.终身学习:具备追踪国内外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行业的发展。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信号处理、网络与交换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实验、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通信原理实验、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网络与交换实验、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企业实践、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185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 分数 |
学时(周数)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B01100001 |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 |
3 |
48 |
32 |
16 |
1 |
|
B01100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32 |
24 |
8 |
2 |
|
B0110000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48 |
40 |
8 |
3 |
|
B011000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6 |
96 |
56 |
40 |
4 |
|
B01100006 |
形势与政策 |
2 |
96 |
48 |
48 |
1~6 |
|
B01100007 |
大学生实用心理学 |
1 |
16 |
16 |
|
1 |
|
B01100008 |
大学英语A(1) |
4 |
64 |
64 |
|
1 |
|
B01100009 |
大学英语A(2) |
4 |
64 |
64 |
|
2 |
|
B01100010 |
大学英语A(3) |
4 |
64 |
64 |
|
3 |
|
B01100011 |
大学英语A(4) |
3 |
48 |
48 |
|
4 |
|
B01110001 |
体育(1) |
1 |
144 |
144 |
|
1 |
|
B01110002 |
体育(2) |
1 |
|
2 |
|
B01110003 |
体育(3) |
1 |
|
3 |
|
B01110004 |
体育(4) |
1 |
|
4 |
|
B01070001 |
C语言程序设计 |
3.5 |
72 |
40 |
32 |
2 |
|
B01250001 |
安全教育 |
1 |
32 |
24 |
8 |
1 |
|
B01090001 |
创业基础 |
1 |
32 |
24 |
8 |
2 |
|
B0125000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1 |
32 |
24 |
8 |
2,7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8 |
128 |
|
|
|
|
小计 |
50.5 |
1016 |
712 |
176 |
|
|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
B02080001 |
高等数学A(1) |
5.5 |
88 |
88 |
|
1 |
|
B02080002 |
高等数学A(2) |
5.5 |
88 |
88 |
|
2 |
|
B02080010 |
线性代数A |
3 |
48 |
48 |
|
1 |
|
B0208001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3 |
48 |
48 |
|
3 |
|
B02050013 |
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 |
3 |
48 |
48 |
|
3 |
|
B02080021 |
大学物理A (1) |
4 |
64 |
64 |
|
2 |
|
B02080022 |
大学物理A (2) |
4 |
64 |
64 |
|
3 |
|
B02080025S |
大学物理实验 (1) |
1 |
24 |
|
24 |
3 |
|
|
|
|
|
|
|
|
|
|
|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 分数 |
学时(周数)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
B02080026S |
大学物理实验 (2) |
1.5 |
32 |
|
32 |
4 |
|
B02020005 |
工程制图B |
3 |
48 |
48 |
|
1 |
|
B02050005 |
电路分析基础(1) |
3 |
56 |
46 |
10 |
2 |
|
B02050006 |
电路分析基础(2) |
2.5 |
48 |
34 |
14 |
3 |
|
B02050001 |
模拟电子技术A |
4.5 |
72 |
72 |
|
3 |
|
B02050001S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1.5 |
32 |
|
32 |
3 |
|
B02050003 |
数字电子技术A |
4 |
64 |
64 |
|
4 |
|
B02050003S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1 |
24 |
|
24 |
4 |
|
B02050201 |
通信电子线路 |
3 |
48 |
40 |
8 |
5 |
|
B02050014 |
信号与系统 |
4 |
64 |
56 |
8 |
4 |
|
B02050017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3 |
56 |
46 |
10 |
4 |
|
B02050016 |
信息论与编码A |
2 |
32 |
32 |
|
4 |
|
B02050202 |
通信原理A |
4 |
64 |
56 |
8 |
5 |
|
B02050020 |
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 |
4 |
64 |
48 |
16 |
5 |
|
B02050024 |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 |
3 |
48 |
40 |
8 |
5 |
|
小计 |
73 |
1224 |
1030 |
194 |
|
|
专业 教育课程 |
B03050001 |
电子信息技术概论 |
1 |
16 |
16 |
|
1 |
|
B03050002S |
单片机实验 |
1.5 |
36 |
|
36 |
2 |
|
B030502012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 |
1 |
16 |
16 |
|
4 |
|
B030502022 |
通信信号处理技术 |
2.5 |
40 |
40 |
|
6 |
|
B030502032 |
微波技术与天线 |
3.5 |
56 |
44 |
12 |
6 |
|
B030502042 |
网络与交换 |
3 |
48 |
40 |
8 |
6 |
|
B03050206S |
通信系统仿真 |
1.5 |
36 |
|
36 |
7 |
|
B06050205 |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 |
1.5 |
24 |
24 |
|
7 |
|
B03050209 |
遥控遥测技术 |
2 |
32 |
24 |
8 |
7 |
|
|
专业选修 |
5 |
120 |
|
120 |
|
|
合计 |
22.5 |
424 |
204 |
220 |
|
|
|
|
|
|
|
|
|
|
|
|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 分数 |
学时(周数)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备注 |
讲授 |
实验 (实践) |
实践教学环节 |
B01250005K |
军训(含军事理论) |
2 |
3 |
|
|
1 |
|
B01250011K |
金工实习C |
2 |
2 |
|
|
2 |
|
B01250004K |
社会实践 |
1 |
2 |
|
|
4 |
|
B01250003K |
公益劳动 |
0.5 |
1 |
|
|
6 |
|
B01250006K |
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0.5 |
/ |
|
|
/ |
|
B01250007K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
|
|
/ |
|
B05050002K |
电子工艺实习B |
2 |
2 |
|
|
3 |
|
B05050201K |
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 |
2 |
2 |
|
|
4 |
|
B05050202K |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
2 |
2 |
|
|
5 |
|
B05050203K |
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 |
2 |
2 |
|
|
6 |
|
B05050205K |
企业实践 |
1 |
1 |
|
|
7 |
|
B05050206B |
毕业设计 |
|
|
|
|
7 |
|
B05050207B |
毕业设计 |
20 |
20 |
|
|
8 |
|
小计 |
39 |
|
|
|
|
|
合计(总学分) |
185 |
|
|
|
|
|
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总学 分数 |
总学 时数 |
时数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讲授 |
实验 |
B06050001S |
嵌入式系统实验 |
2 |
48 |
|
48 |
6 |
ABC |
B060502022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
1.5 |
36 |
|
36 |
7 |
A |
B060502032 |
Android系统软件设计 |
1.5 |
36 |
|
36 |
7 |
A |
B060502052 |
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 |
1.5 |
36 |
|
36 |
7 |
B |
B06050206 |
微波通信技术 |
1.5 |
36 |
|
36 |
7 |
B |
B06050208 |
移动通信原理及关键技术 |
1.5 |
36 |
|
36 |
7 |
C |
B06050209 |
无线网络测试及优化 |
1.5 |
36 |
|
36 |
7 |
C |
合计选修 |
5 |
120 |
|
120 |
|
|
A物联网B卫星通信C移动通信
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性质 |
课程类型 |
学分 |
比例(%) |
学时 |
比例(%) |
理论教学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42.5 |
23 |
888 |
34 |
选修 |
8 |
4 |
128 |
5 |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 |
必修 |
73 |
40 |
1224 |
46 |
选修 |
0 |
0 |
0 |
0 |
专业教育课程 |
必修 |
17.5 |
9 |
304 |
11 |
选修 |
5 |
3 |
120 |
4 |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39 |
21 |
/ |
/ |
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 |
48 |
26 |
/ |
/ |
毕业生学分最低要求 |
185 |
知识、能力达成矩阵
毕业要求 |
实现课程(环节) |
1.工程知识 |
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工程制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遥控遥测技术、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通信信号处理技术、软件无线电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网络与交换、通信系统仿真 |
2.问题分析 |
创业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工程制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遥控遥测技术、软件无线电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网络与交换、通信系统仿真、通信信号处理技术、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遥控遥测技术、软件无线电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网络与交换、通信系统仿真、通信信号处理技术、金工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4.研究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概论、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数理方程、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遥控遥测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技术、软件无线电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网络与交换、通信系统仿真、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5.使用现代工具 |
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微控制器应用、网络与交换、现代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仿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单片机实验、金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
6.工程与社会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物理、军训(含军事理论)、社会实践、毕业设计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概论、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工艺、单片机实验、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益劳动 |
8.职业规范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9.个人和团队 |
大学生实用心理学、创业基础、军训(含军事理论)、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10.沟通 |
大学生实用心理学、大学英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11.项目管理 |
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12.终身学习 |
大学英语、创新创业实践、单片机实验、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实践、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通信信号处理系统课程设计、企业实践、毕业设计 |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企业培养计划
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企业部分所专门制定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系统,通过累计1年(不少于32周)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培训,使学生获得通信工程领域工程师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分为企业参与授课和企业实训两部分。
卓越班学生的培养将分成两个方向:无线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卓越班全部学生根据两个方向分成两队分别到相应单位进行企业实习。
一、企业参与授课
企业教师承担的理论分为物联网、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三个方向。
企业教师讲授专业课程一览表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企业教师参与讲授课时 |
开课学期 |
B03050201Z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 |
1 |
16 |
4 |
4 |
B03050202Z |
通信信号处理技术 |
2.5 |
40 |
|
|
B03050203Z |
微波技术与天线 |
3.5 |
56 |
|
|
B03050204Z |
网络与交换 |
2.5 |
40 |
28 |
6 |
B03050208Z |
软件无线电原理 |
1.5 |
24 |
|
|
B03050209Z |
遥控遥测技术 |
2 |
32 |
|
|
|
毕业设计 |
20 |
|
10 |
7 |
物联网方向 |
B06050202Z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
1.5 |
36 |
36 |
7 |
B06050203Z |
Android系统软件设计 |
1.5 |
36 |
36 |
7 |
|
物联网项目综合开发 |
1 |
|
|
7 |
卫星通信方向 |
B06050205Z |
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 |
1.5 |
36 |
36 |
7 |
B06050206Z |
微波通信技术 |
1.5 |
36 |
36 |
7 |
|
无线通信综合项目开发 |
1 |
|
|
7 |
移动通信方向 |
B06050208Z |
移动通信原理及关键技术 |
1.5 |
36 |
36 |
7 |
B06050209Z |
无线网络测试及优化 |
1.5 |
36 |
36 |
7 |
|
移动通信系统运营及维护实践 |
1 |
|
|
|
合计 |
37 |
|
|
|
二、企业实训
包括企业授课、1周企业实践和20周毕业设计。企业实践全部在企业内完成,毕业设计分成三个阶段,在企业完成实践后选定企业参与设计的毕业题目,在校内完成第一阶段的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确定方案后在企业完成第二阶段的系统调试,然后返校完成第三阶段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答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