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考研导航 >> 正文

考研新手,这些谣言你听过几个?

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05日 19:17

考研经验文章那么多,每个人给出的建议和指导也各不相同,对于考研er来说这些指导无异于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但不可否认其中也有一些不太适宜的说法,这篇文章就教你辨别考研路上的那些“谣言”!

一、名校都存在歧视本科学校问题?

从经验角度而言,每年报考名校的学生中,大批都是来自非名牌高校,最终被录取的,也大批属于"名不见经传"一类。实践出真知,这在每一个985学校都是适用的。这就对广大的双非同学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其实心存各种担忧,终究是对自己本科出身的不自信,不过也不必过多担忧,因为考研的最终成绩排名还是按照分数来的,根据初试和复试的加权比重得出最后的总得分,根据这个得分来排名,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从理论角度而言,重点高校的,毕业之后的路途相对广阔,选择较多,并不是那么多的学子,都盯着好学校的研究生名额,除非真的想走科研道路;这其中要除去一部分保研生。剩下留给一般高校学子的名额还是有的。

二、复习启动得很晚也考上了?

此种言论,笔者屡见不鲜。考研不宜拉太长的战线,但也绝不是不费功夫便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非你自己天生就是智力超群。

大抵这种言论来的猖獗的原因在于,存在一些写帖子或将讲故事的人,往往将自己已有知识的积累历史与备考过程割裂开来,譬如:分明在前期有意无意阅读过专业内外的书籍,接触过专业内外的知识,有过各种经验和体会,却只在故事中讲述自己做过哪些与考研直接相关的活动来,避而不谈之前的积累。这无异于大伙齐心推到一棵树,而当最后一个人出来助力的时候,树突然倒了,于是乎功劳就被那一人领走一样。

三、笔记资料越多越好?

考研不仅拼才华,拼努力,还拼资源,拼经济基础。不论资讯、笔记还是其他考研辅导资料,宁可求精,也不求多。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料,若不懂分辨,难以取舍,便很可能使自己陷入繁杂的信息洪流中难以自拔。

节衣缩食,痛下决心买了各大辅导机构及个人的笔记,然而,精华的不多,因此而浪费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偿失。

四、详细的时间表靠谱吗?

考研是一件需要明确规划并严格执行的事。不过每个人对知识的敏感度、接受程度、吸引效率都不同,复习的进度和方式自然不同。正确的方式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进度方案和时间规划。而不是拿着网上给的、学姐学长写的详细时间表,盲目套用到自己身上,就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尴尬,以至于行动与计划越走越远,打消复习积极性。

五、这本书不用怎么看!

说"这本书不用看"的人存在两种可能的逻辑:一是这本书他自己看过,觉得价值不大;二是这本书他自己压根没看,也是听前人说。就前一种情况而言,不管这本书究竟好不好,至少他考上,他看过,所以你也应该乖乖地看吧!没准书中某些精华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说者的脑海中,只是他自己未曾好好发觉呢!而后一种情况,则更不具有说服力,沿袭他人的理论,未经过自身实践便盲目给出判断和定论,基本不可信。

六、落榜者的教训纯属无用之谈?高分前辈的意见就一字千金?

有些时候,我们的眼光过于关注成功者的经验谈,而对一时失败的人为何失败的原因置之不理。成功固然值得学习与尊崇,但我们不要忘了:第一,任何一场考试对人才的遴选,都会充斥着大量的偶然因素。有人偶然高了分数线几分从而过了初试,有人偶然差了那么几分,从而遭残忍的淘汰。如何就此划定失败的经历一文不值?第二,从必然因素看,导致失败的众多因素中,是否也有一些可能是我们自身在备考的过程会遇到的?如果你自身不曾发觉,听之任之,那你是否也容易重蹈覆辙?相反的,看到了别人尝试过的方法不合适,走过的路不正确,而你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法和套路,是否就可以在这一点上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走同样的弯路呢?

希望破除这七大谣言之后,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激发自己的考研动力,向美好未来进发!

摘自启航考研

  • 邮箱:zbdx5y@nuc.edu.cn
  • 电话:0351-3559476 邮编:030051
  •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