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创业指导 >> 正文

马化腾:我的创业史,以及给创业者一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05日 20:58

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与当下很多创业者正面临的一些难题非常相似;深入了解马化腾先生的创业经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吸取教训。

创业维艰

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我找合伙人一起做。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

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用户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4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那时候MSN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QQ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至少房租得交吧?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条件比当年好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

(1)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

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

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

自我颠覆

微信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

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微博的出现,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

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

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

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老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

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其实是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

产品思维

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

在腾讯,有一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的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是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很多人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是一个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人一多都不好意思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多按几下。

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但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拼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

最大的担忧

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也都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怎么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

我的看法有两点:

(1)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现在有时候就去问小孩,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

(2)通过投资一些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我记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自己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那个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卖掉了。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人家最后就做到了,并且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所以这也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的,都会看走眼。

相信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为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拼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

——摘自创业故事网

  • 邮箱:zbdx5y@nuc.edu.cn
  • 电话:0351-3559476 邮编:030051
  •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