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历史沿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86年潘德恒、路宏年等老一辈学科专家建立的信号处理教研室,1994年,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招生;1998年,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将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归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入21世纪,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韩焱、张记龙、潘晋孝、王召巴、杨风暴等的带领下,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目标,科研实践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思路。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西省首批品牌专业。。

本专业一本A类招生,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办学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在校生435人,近三年年均毕业167人。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6名,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0.46%,45岁以下教师占66.67%,专职教师中具有工程背景教师比例为47.22%。

专业依托的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山西省电子信息应用学科群牵头学科和中北大学“双一流”建设优势主干学科,在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20%-30%,29/137),拥有一级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实验室762平米,设备1089台套,价值651.9万元,近三年教学经费投入372.38万元。本专业依托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教学科研平台,与多家大型企业共建的本科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