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分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需求剧增。作为一般院校,存在招生规模量大且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实际困难,中北大学从2007年开始,提出学术型、工程型、应用型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组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入手,以实践教学平台硬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开展探索与研究,在普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分层教育,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国防底蕴、创新能力突出的拔尖人才,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取得积极成效。
本项目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建立了“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五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分层次教学平台;突出优质教学资源的内涵建设,建设了优秀教学团队和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共享课程等多层次优质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和科技竞赛选拔机制,做到了课堂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发展,使得学生在规模化受益的同时,又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主要解决了以下教学问题:
(1)依托实验平台整合教学单元,优化顶层设计,将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实验室软、硬件环境建设,完成了基础电工电子实验平台、新技术与创新实验平台和开放式的网上实验平台建设,实现了教学平台化,构建了分层次的工程实践环境。在规模化教育的背景下,促进学生夯实基础实践能力,学生受益面广。
(2)以技术模块作为创新单元,建立了分层次和分模块的创新实验,发挥团队协作和有效传承优势,形成系列高水平课程、教材和名师、名课,为提高学生创新兴趣和能力培养提供了可持续保证。
(3)以科研项目训练和科技竞赛为载体,拓展实习实训平台,优化学生创新实践培训、选拔机制,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
项目实施8年以来,建立了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MOOC资源2门,数字化教材2门等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发表相关教学论文20余篇,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立项13项,培养省级教学名师4人。在此成果直接推动和支持下,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
通过平台获不同受益的学生达3万余人,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毕业生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平台成果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